近年来,永顺县聚焦干部能力提升,持续强化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锻造干部过硬之身,推动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奋力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强化思想淬炼
推动干部政治过硬
高位推动学习。各乡镇、县直机关党委(组)坚持第一议题集中学习、理论中心组和干部周五学习等制度,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学内容,全覆盖开展新时代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明方向、增动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做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
严格政治生活。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运用党员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上党课等载体,不断引导干部跟党走、跟党干,筑牢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深挖教学资源。充分依托红色资源,推进“党校+基地”教育培训模式,开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党课、长征红色文化体验课、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拓展实践课”等专题课程,建立专(兼)职师资库152人,拍摄教育片23部,3部被评为省级优秀教育片,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与塔卧烈士陵园管理处被评为省级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强化专业训练
推动干部本领过硬
围绕中心“集训”。聚焦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发挥县委党校主阵地优势,举办干部教育理论培训、业务培训等主体班和专题班35期,开设乡风文明、基层治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大数据等专业课程,重点培训乡村振兴、农业产业链、文化旅游等专业人员3760人。
创新方式“带训”。借助猕猴桃产业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打造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点10个、观摩路线6条、实训基地7处;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培训方式,邀请农业农村部、衡阳市、阿里巴巴等定点帮扶专家现场培训、讲座指导,帮助干部拓宽视野、解放思想。
突出专业“实训”。着眼经济、农业、水利、住建、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需求,组织3期150余名干部赴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进修“充电”,补足干部的知识短板、能力短板。选派40名专业技术人才和14名党政领导干部到衡阳市挂职锻炼,选派64名年轻优秀乡镇干部到县直重点部门跟班学习,提升能力素养,增长见识和才能。
强化实践锻炼
推动干部作风过硬
注重一线锤炼。坚持把基层实践作为党员干部的“练兵场”,结合全县重点工作任务和干部成长“双向需求”,采取下派、蹲点调研等方式,选任28名年轻干部到一线“蹲苗”,选派765名党员干部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帮扶,88名县直单位干部结对联系县内102家企业,9000余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联系3.9万户群众。
突出基层选用。健全县委组织部跟踪考察培养和乡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结对帮带制度。打破论资排辈,在统筹年龄、文化等结构的基础上,优先提拔和重用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急难险重等一线中实绩突出的干部。2022年提拔重用乡村振兴等一线党员干部48名,优先晋升职级132人。
强化激励约束。研究制定《关于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为敢于担当者担当的意见》,列出干部表现“负面清单”15条,用好用活平时考核、年度考评结果,结合干部考察、工作督查等情况,免职不胜任工作“一把手”6名,重新启用干部4名,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