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永顺讯 (通讯员 永组轩)近年来,湖南永顺县聚焦科技人才,发挥科技优势,科技特派员派驻和科技推广加速覆盖,产业基地示范带动能力明显增强,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企业形成规模,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点对点面向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科技含量稳步提升,农产品销售实现线上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解决了一些制约全县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性、根本性、结构性的问题,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提供人才支撑。
构建科技人才惠农绿色通道。优化工作体系。成立由组织部牵头,经信、扶贫、农业、畜牧等10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科技惠农工程领导小组。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出台科技特派员及三区人才管理办法,创新科技特派员考核管理方式,建立县对选派单位、选派单位对特派员的百分制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优化选派机制。立足科技需求,从农业、林业、畜牧、农机、卫计等部门遴选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从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中聘请技术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选派省州县科技特派员179人,聘请15家龙头企业技术负责人为县科技特派员,每人与5户贫困户结成科技帮扶对子。优化政策保障。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出台支持和鼓励县选派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政策,倡导各类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以领办创办企业或技术入股、管理入股等方式获取报酬;运用“互联网+”、农业大数据等方式,带领农户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提取服务佣金。县科技惠农领导小组整合涉农部门的职能业务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开展涉农科技服务,为每个扶贫村提供科技惠农工程培训经费,强化科技惠农政策和资金保障。
强化科技人才惠农技术支撑。抓关键强基础。加强技术引领和科普宣传,切实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自觉意识。按照科技特派员或三区科技人才联系扶贫村覆盖率达40%、每年推广2项农业适用技术的要求,目前科技人才派驻覆盖率已达60%,超出精准扶贫考核目标20%,全县190个贫困村、32个重点产业区域科技特派员派驻实现全覆盖。统筹资源强培训。整合扶贫、农业、畜牧、农机等部门培训资金60万元,组织科技特派员因需授学,开展八大类技术培训130期,培训农民1.2万人次,实施地方病防治培训545人次。实行补助强激励。为调动科技惠农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传帮带”作用,研究制定科技惠农脱贫工程培训资金使用与管理办法,对科技特派员组织农民开展培训实行全程保障和补贴激励政策,除全额保障租车、资料打印、场地租用、住宿、用餐等涉及培训各个环节经费外,按初级技术职称300元、中级技术职称480元、副高级技术职称600元的标准发放授课补贴,累计发放科技特派员培训补贴15万元,使科技特派员“传经送宝”更有干劲。
优化科技人才惠农产业链条。示范带动。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科技服务实体或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群众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链接机制,打造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基地,推动全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农民脱贫增收。分类组建科技服务团10个,领衔14项科技惠农工程,形成领办、入股分红等利益共同体10个,打造3000多亩猕猴桃示范园区和1000多亩猕猴桃科技惠农核心示范园区。注重推广,技术驱动。立足各地资源特点,组织科技特派员积极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提升农业产业品质和效益。引进推广水稻和油菜机械化耕作、飞机播种等农业新技术8项,推广发展优质稻、油茶等新品种30个,辐射带动23个乡镇、130个贫困村、4821户、2.1万贫困人口增收。建强平台,科技联动。建立农业科技网络服务平台,发布农业信息100余条,开通12316热线提供技术咨询和打假投诉等服务。为更全面系统、集约集成打通分散式农业产品生产销售最后一公里信息化瓶颈,率先在全州创办科技人员联系服务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信息化综合平台。建成永顺农业科技大数据中心暨永顺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引进25家电商入驻,为科技惠农搭建“大数据”销售平台。